便溏與腹瀉的區別包括定義不同、病因不同、伴隨癥狀不同、持續時間不同、治療方法不等,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診。
1、定義不同:
便溏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稱薄糞。腹瀉是指每日排便超過3次、排糞量超過200克/天,糞便質地稀薄,含水量>85%。
2、病因不同:
便溏多與脾胃虛寒、腸道菌群失調、腸道慢性炎癥等原因有關;腹瀉可能由飲食不當、受涼、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
3、伴隨癥狀不同:
便溏的主要伴隨癥狀包括排泄不暢、排泄不盡、面色萎黃等;腹瀉時則伴有排便次數增加、大便稀薄、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
4、持續時間不同:
便溏的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3天內可以自行緩解。腹瀉的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持續數天甚至數周。
5、治療方法不同:
便溏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參苓白術散、補脾益腸丸、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藥物。腹瀉患者要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氯化鈉注射液等藥物,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同時選用止瀉藥,常用藥物有蒙脫石散、鹽酸洛哌丁胺膠囊、消旋卡多曲片等。
了解這些區別有助于更好地識別和應對這兩種癥狀,從而維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