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吃喝拉撒有一點點的異常都可能讓寶爸寶媽手足無措,特別是一胎的新手爸媽們,今天就跟大家探討一下寶寶便便那點事。
寶寶什么時候開始拉大便是正常的?大部分寶寶生后12-24小時內就有胎糞排出,多為黑(墨)綠色,極少數到生后24-48小時排胎糞,若超過48小時仍沒有胎糞排出,就應該考慮存在病理因素可能,可先予開塞露通便,仍未排出應及時到兒科就診,因這個階段大部分產婦仍在住院,所以極少會超過48小時處理。胎糞大部分3-5天排盡,后逐漸轉為“黃金便”。吃母乳的寶寶大便顏色黃色為主,無明顯臭味,較少有泡泡,吃配方奶的寶寶大便顏色可為淺綠色、綠色,多有明顯臭味,屬正常現象。
寶寶大便一天幾次正常?新生兒期寶寶的大便次數差異較大,少則2-5次/天,多則7-8次甚至更多,只要寶寶吃睡正常,精神狀態好,體重增長達標,沒有明顯腹脹、嘔吐等消化不良表現,大可放心。到了2-3個月,大部分寶寶大便次數會慢慢減少,2-3次至4-5次/天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圍,關鍵是看寶寶大便的性狀、量及前述的基本情況好壞。1歲左右大部分寶寶會形成相對規律的排便習慣,次數基本1-2次/天,極個別腸道功能比較特殊的,有可能3-5天甚至1周排一次大便,只要排便規律、性狀等都好,也不一定處理,前提是要排除病理性因素,如先天性巨結腸等。
什么情況下考慮寶寶大便為異常?當寶寶大便情況跟平時大便次數相比增多3-5次/天甚至更多,或者大便次數無明顯增多,大便變得干結、變稀、呈豆腐花樣、水樣便、黏液便、血絲便、鮮血便、膿血便……,伴或不伴明顯腹脹、打嗝、不停排氣等脹氣表現,有或無進食后嘔吐等胃腸不耐受表現,有或無哭鬧不止、喜按、蜷曲身體等痛苦表現,有或無發熱、抽搐,均提示有異常情況。
出現異常情況就一定要用藥?非也。若僅僅大便變得干結,不易排出,大部分是飲食相關或者進水量不夠,可適當增加進水量,調整飲食結構,同時予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10-15分鐘(手上抹點茶油、菜籽油等,搓熱),2-3次/天,超過三天仍不解大便可予開塞露通便,再不行及時就醫。大便次數稍增多,增加不超過3次/日,寶寶吃睡正常,精神狀態好,可暫予觀察2-3天,逐漸恢復正常最好,若無緩解趨勢或者明顯加重,或伴前述不適,則應根據具體情況予對癥處理,自行處理后病情無好轉趨勢則應及時就醫。
寶寶情況還好,不想去醫院,怎么選擇用藥?大便次數較正常時增加5次/天以上,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就應考慮予藥物治療。如果大便性狀正常,僅僅次數增多,可先予益生菌口服,同時注意飲食適當調整: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的飲食應相對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植物纖維的食物;配方奶喂養的寶寶,適當減少配方奶量,或暫時改為腹瀉奶粉喂養;1周歲以上的寶寶,飲食結構已經慢慢向成人靠攏,可予爛稀飯加瘦肉汁、青菜汁、少量醬油,忌油膩食物。次數增多,同時伴大便偏稀者,可予口服止瀉保護胃黏膜藥物如蒙脫石散(1袋需加50ml水),同時加益生菌口服;若寶寶大便次數增多明顯,進食量較前減少,尿量有減少趨勢,推薦予口服補液鹽III沖服,1袋加250ml溫水,隨時喝,補充水分、電解質,避免發生脫水,加重病情。
益生菌怎么區分?益生菌是目前普遍應用的微生態制劑之一,常用的益生菌菌株包括:(1)乳酸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腸球菌、糞鏈球菌、枯草桿菌);(2)芽孢桿菌(蠟狀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3) 常駐菌(丁酸梭菌、酪酸梭菌)。(4)霉菌(布拉氏酵母菌)。劑型分為固態(膠囊、顆粒、片劑)和液態(口服液、發酵乳),根據所含菌種數可分為多聯活菌制劑和單菌制劑。臨床上常用的益生菌商品名及通用名如圖1,2:
圖片是從醫學文獻摘下來的,有些年頭了,這些菌種商品名會經常變換,只要菌種名稱一樣的,選擇哪個廠家并沒有太大區別。兒童常用的益生菌除了布拉氏酵母菌沒在表格里,其他的如枯草桿菌、雙歧桿菌、酪酸梭菌均有兒童劑型供選擇。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使用益生菌時切記與抗生素分開使用,至少間隔2小時。如果寶寶同時出現黏液便、血絲便、鮮血便、膿血便,精神明顯不好,哭鬧不止,頻繁嘔吐,高熱不退,甚至抽搐,嗜睡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就醫,切勿掉以輕心延誤治療時機。
寶寶大便那點事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寶寶大便干硬怎么調理寶寶上火可能會導致便秘。上火通常是由于寶寶腸道功能紊亂導致的,當寶寶經常消化不良,殘留的食物堆積,糞便在腸道中時間比較長,水分被腸道吸收,就會導致便秘。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熱下火的中成藥,比如小葵花露金銀花露,這是適合寶寶服用的金銀花露,單方金銀花蒸餾液制劑,較安全。對于吃母乳的寶寶,媽媽的飲食習慣會直接關乎寶寶的腸胃,因此媽媽平時的飲食要多注意一點,不要吃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另外,寶寶大便干硬還可能是因為喂奶量不夠導致的,對于這種便秘,一般增加喂奶量后,寶寶的便秘癥狀就會緩解。加了輔食的寶寶可以多添加一點新鮮的蔬菜,切成小碎菜,做成菜粥,能增加纖維素攝入,減少寶寶便秘。再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適當吃一些火龍果或者奇異果等通便效果好的水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1:24
-
寶寶大便白色是什么原因寶寶大便白色首先是膽分泌的障礙,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大便顏色主要是由膽紅素染色所形成的,通常為黃色,當膽囊出現異常后,導致膽汁無法進入腸道,無法由膽紅素染色,就會使大便呈現出白陶土樣。如果有先天性膽汁狹窄、閉縮,也會導致寶寶出現大便白色的現象,同時孩子還會有些黃疸癥狀。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腹部也會出現隆起的癥狀,此類癥狀的出現要注意,多數大便呈現灰白色,比較松散,導致膽道出現問題。膽結石、膽道感染或者是其他膽道疾病就會出現寶寶大便白色,如果不放心,要去醫院做全面的檢查。01:28
-
失眠那點事兒失眠主要由精神壓力過大、社會心理因素、慢性疾病等引起。失眠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臨床可表現為睡眠質量低、易醒、健忘、入睡難、日間嗜睡等。嚴重失眠不但會影響睡眠,還會影響認知、內分泌、免疫等功能,并且一定程度上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給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擾。失眠的治療原則,要建立良好睡眠衛生習慣、開展心理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傳統醫學治療。失眠不但靠藥物治療,日常飲食要注意調理,宜清淡而富有營養的食物,睡前不宜過飽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過量飲酒。要增強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對治療失眠也有很好的幫助。語音時長 1:47”
-
寶寶大便臭大便臭可能是胃腸消化不良導致的,建議這段時間注意調整飲食,多吃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寶寶少量多餐,如果是奶粉喂養,建議給寶寶添加奶伴葡萄糖,里面含有雙歧因子,可以幫助寶寶調理胃腸消化功能。如果寶寶的情況長期沒有改善,需要在醫院的指導下給寶寶治療。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是消化不良,也可能是寶寶媽媽吃的油膩、肉類的食物,寶寶吃母乳拉大便會臭。如果寶寶一切正常,沒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現,可以不用處理,多喝一些白開水,自然能轉變過來。如果一直是腥臭味,可以吃點有助消化的,調理胃腸道菌群的藥,比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對寶寶也沒有壞處。語音時長 1:34”
-
寶寶霉菌感染大便圖原因屬于腸道受到霉菌感染,霉菌感染到腸道,會出現相關的腸道方面的癥狀,比如腹痛、腹瀉,大便化驗以及培養有霉菌陽性的現象,可以進行抗霉菌類的藥物治療,比如用氟康唑注射液配合口服抗霉菌的藥,比如伊曲康唑類的藥,堅持治療還是可以控制的。
-
寶寶化驗大便怎么取準備好保鮮膜,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觀察寶寶的狀況,在寶寶準備大便前,拿好保鮮膜,接住寶寶的大便。檢驗醫生會給一個類似試管的容器,里面有個小勺,然給取一小勺就可以了,剩下的大便先別扔,跟醫生確認取樣是否可以,再將剩下的大便扔了。
-
咳嗽最后那點痰怎么化咳嗽最后那點痰可以通過藥物或者霧化吸入的方式化。如果患者咳嗽并且有痰,可以多喝水,在飲食方面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刺激到咽喉部,加重咳嗽的病情,患者要注意保暖,以防再次受涼,患者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通過藥物的方式化痰,比如口服藥物復方甘草片、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可以
-
寶寶大便發黑寶寶大便黑色,其主要的原因是寶寶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道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如果寶寶大便黑色,可能是寶寶喝奶粉后,大便在寶寶腸道儲存時間長所造成的。但是如果經常發生大便發黑的情況,也有必要給寶寶注意下大便的常規檢查,看一看是否有隱血,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