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導尿管一般是指插了導尿管,插了導尿管還憋得慌一般是導尿管狹窄、導尿管刺激、膀胱炎、膀胱神經支配障礙、膀胱結石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去醫院查明原因后進行治療。
1、導尿管狹窄:
導尿管插入膀胱以后,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彎曲,從而導致導尿管變得狹窄,從而影響尿液排出,會導致尿液在膀胱內聚集,從而引起憋脹感,導尿管插入需要由專業的醫生進行操作,能夠減少這種情況發生。
2、導尿管刺激:
導尿管插入膀胱屬于異物,容易對膀胱黏膜造成刺激,從而使患者感覺疼痛和憋得慌,這種癥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自行消失。
3、膀胱炎:
如果膀胱本身存在炎癥,炎癥刺激會導致膀胱壁充血腫脹,插了導尿管會對炎癥部位造成刺激,使原有的癥狀加重,患者會出現腹部憋脹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拉定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抗炎的作用。
4、膀胱神經支配障礙:
如果膀胱神經存在病變,可能會影響膀胱壁的正常功能,從而使膀胱肌無法正常收縮,及時插入了導尿管,也可能會影響尿液排泄,患者還會感覺憋得慌。此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甲鈷胺片、谷維素片、維生素B1片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
5、膀胱結石:
膀胱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插入導尿管以后,尿液通過導尿管流出時,結石可能會堵塞導尿管,從而使尿液無法正常排出體外,患者也可能會出現憋得慌的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進行治療,能夠粉碎結石,治療后可以多喝一些溫開水,能夠讓碎石排出體外。
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都需要積極的進行改善,以免引發其他變化,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