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臭可能是不良生活習慣、濕疹、足癬、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
1、不良生活習慣:
平時運動量比較大或者穿不透氣的鞋襪,會引起腳部出汗增多,沒有及時清理會產生難聞的氣味。需要適當的減少活動,更換透氣的鞋襪、注意腳部衛生。
2、濕疹:
腳部長期處于潮濕環境或者接觸過敏原會引起濕疹,還會使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后出現丘疹以及瘙癢,如果過度用手抓撓,甚至會使皮膚破潰后出現滲液,形成比較難聞的味道。可以遵醫囑選擇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藥物治療。
3、足癬:
是由真菌感染引發,真菌侵犯腳部皮膚后會出現局部潰爛、滲液等癥狀,甚至會出現惡臭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鹽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片等藥物治療。
4、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考慮是碘攝入過量或垂體病變引起,患病后會引起局部交感神經損傷,使乙酰膽堿分泌增多后刺激腳部汗腺分泌,而汗液經過病原體分解后也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可以遵醫囑選擇丙硫氧嘧啶片、甲巰咪唑片、卡比馬唑片等藥物治療。
5、糖尿病:
如果患有糖尿病后沒有及時控制病情,可能會并發糖尿病足,出現局部感覺異常、疼痛及行走困難,甚至會形成壞疽,引起發臭的現象。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藥物治療,嚴重時也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下肢動脈腔內介入術、清創術、植皮術等手術治療。
患者平時需要注意腳部的護理,不可以過度抓撓患處,如果出現不適癥狀,也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