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的海魚、海帶通常不能吃,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核污染的海魚、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131、銫-137、鍶-90、鈷-60、氚、碳-14等多種放射性物質,吃了以后可能會使身體發生中毒反應,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如果長期吃,可能會導致體內的放射性物質增多,從而對身體的細胞和器官組織造成損傷,出現白血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減退等疾病,嚴重者可能還會使身體發生癌變,對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如果吃了被核污染的海魚、海帶等食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催吐、洗胃的方式,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有利于身體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量的多喝一些溫開水,能夠為身體補充水分,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對身體健康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