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血小板低可能會出現牙齦出血、鼻腔出血、皮膚瘀點、精神狀態改變、發熱等癥狀,當出現以上癥狀時,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1、牙齦出血:
寶寶的血小板低可能與病毒感染、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等有關,出現這種情況時,可能會導致血液凝固能力減弱,出現牙齦出血的癥狀,這種癥狀一般會在刷牙時,或者吃花生、瓜子、核桃等堅硬的食物時出現。
2、鼻腔出血:
鼻腔黏膜相對較薄,黏膜下含有較為豐富的血管,因此當出現血小板低時,還有可能會引起鼻腔出血,這種癥狀一般會在寶寶過度挖鼻孔或者患有病毒性感冒時出現。
3、皮膚瘀點:
當血小板降低時,還有可能會導致血管的修復能力減弱,也無法使血管維持完整性,容易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皮膚瘀點,這種癥狀一般會在寶寶出現外傷時發生,而且皮膚瘀點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4、精神狀態改變:
血小板過低的情況下,還有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導致寶寶的精神狀態發生改變,比如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嗜睡等,還有可能會同時出現頭痛、暈眩等身體不適。
5、發熱:
當體內血小板過低時,還有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的功能減弱,容易出現感染,引起發熱,體溫一般會比較高,通常會在38℃以上,出現以上情況時可以使用冷毛巾擦拭寶寶的腋窩、肘窩等部位,可以起到物理散熱的目的。
為了防止以上癥狀進一步加重,需要及時去正規醫院的小兒科、血液內科等科室就診,明確疾病的發生原因,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還需要加強生活管理,外出時根據天氣情況增加衣物,防止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