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濕的中藥有廣藿香、佩蘭等,芳香藥在古代早期多用作調香 品以辟穢防病,進一步發展使用后還具有解表散邪、悅脾開胃、化濕去濁、通竅止痛等功效。
芳香化濕的中藥有哪些?
1、廣藿香:藥性辛,微溫。歸脾、胃、肺經。功效為芳香化濕,和中止嘔,發表解暑。主治有濕濁中阻,脘腹痞悶;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本藥的藥理作用為其所含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對胃腸有解痙作用、有防腐和抗菌作用,此外,尚有收斂止瀉、擴張微血管而略有發汗等作用。
2、佩蘭:藥性辛,平。歸脾、胃、肺經。功效為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主治有濕濁中阻,脘痞嘔惡;脾經濕熱,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本藥的藥理為佩蘭水煎劑對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疊球菌、 變形桿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其揮發油及油中所含的傘花烴、乙酸橙花酯對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佩蘭揮發油及其有效單體,對傘花烴灌胃具有明顯祛痰作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安胎的中藥有哪些傳統中醫藥療法進行安胎治療最為常見,常用的安胎類中藥多從滋腎固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清熱涼血等進行調理,其中最為常用的就是滋腎固腎安胎藥。中醫認為先兆流產屬于“胎動”或“胎漏”范疇,與母體腎氣虧虛、精血不足有很大關系,故治療上給予滋腎固腎、益氣補血功效的中藥,如滋腎育胎丸等,在醫生指導下按療程服用可以有效治療因腎虛、沖任不固導致的習慣性流產和先兆性流產等。滋腎育胎丸是一劑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得出的經驗方劑,被臨床廣泛用于保胎治療;方中添加具有滋補肝腎、固經安胎功效的中藥,如菟絲子、桑寄生、杜仲、枸杞等,以及滋陰補血、養血安胎的中藥,如熟地黃、阿膠、首烏等,還包括人參、黨參、白術等補氣益中功效的中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健脾、益氣培元、養血安胎的功效。安胎治療服用滋腎育胎丸時,宜飯前一個小時用淡鹽水或蜂蜜水送服;治療期間需禁止房事,日常飲食上不能吃蘿卜、薏苡仁、綠豆芽等。保胎治療期間,還應絕對臥床休息,禁房事;并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有不適要及時復診,溝通用藥后身體狀況,必要時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等。如需使用滋腎育胎丸,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2:21
-
調經的中藥有哪些月經不調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顏色都發生了改變,同時出現月經周期的不適癥狀。中藥調理月經以調經為基本原則,以補脾、滋腎、疏肝、理氣為大法,進行辨證論治。如果月經提前、月經量多,而且是由于血熱導致的,可以吃清熱的藥,比如說最常用的可以吃牡丹皮、梔子。如果月經的色紅、量少,考慮是由于陰虛內熱導致的,可以吃生地、地骨皮,來滋陰清熱。如果月經顏色淡,伴有乏力,考慮是由于氣虛導致的,可以吃黃芪、當歸來補氣養血。如果月經后期,伴有腹痛、喜溫喜按,可能是由于血寒導致的,可以吃當歸、肉桂,這些藥物來溫經散寒。如果伴有肚子疼的,可能是脾胃陽虛造成的,可以吃點艾葉、吳茱萸,來暖宮散寒。01:28
-
芳香化酶抑制藥芳香化酶抑制藥也可以用來抵抗腫瘤,是常用的抗腫瘤藥物,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幾種藥:第一,是阿羅米特,用于治療乳腺癌口服每次0.25克,開始每天兩次,一到兩周之后每天三到四次,服藥八周之后改為維持量,每次0.25克,每天一到兩次,本品抑制芳香化酶阻礙雄激素轉換雌激素,有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的作用,對絕經后雌激素受體陽性的婦女效果比較好。第二,是福美司坦,用于絕經后婦女的乳腺癌,每兩周一次每次250毫克,但是選擇性的芳香化酶抑制藥能夠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對皮質激素有一定影響。第三,依西美坦,作用于絕經后晚期的乳腺癌,也是一種選擇性芳香化酶抑制藥,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但對皮質激素是沒有影響的,不良的反應比較輕。語音時長 1:31”
-
治療暑濕的中藥有哪些治療暑濕的中藥有茯苓、杏仁、淡竹葉、鮮冬瓜皮、鮮荷葉、生石膏、連翹、天花粉、蒼術皮、竹茹、紫蘇等,建議患者一定要在專業的中醫辨證論治下用藥,千萬不要自己盲目用藥,以免對自身健康造成相應的損害。患者在患病期間一定要多休息,不要過度勞累,晚上不要熬夜,保證睡眠充足,平時還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具有清暑祛濕的水果蔬菜,比如說像黃瓜、冬瓜、西瓜、絲瓜等。另外患者還應該要注意吃多餐,不要一次性吃得太多,平時也可以使用金銀花或者是菊花來泡水喝,也可以達到一個輔助治療的作用。同時患者還應該要注意室內的空氣也要保持清新流通。語音時長 01:22”
-
祛濕的中藥有哪些祛濕的中藥主要適用于治療脾胃水濕內停證常用的藥物有蒼術,白術,薏苡仁、蠶沙、茯苓,豬苓、澤瀉,脾胃水濕內停主要表現為腹脹,惡心,腹瀉,厭食等癥。具體需要根據自身的癥狀來綜合分析,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可以使用健脾除濕的藥物來積極治療。
-
治療暑濕的中藥有哪些病情分析:治療暑濕的中藥有香薷,青蒿,茯苓,杏仁,淡竹葉,鮮冬瓜皮,鮮荷葉,生石膏,連翹,天花粉,加秦艽,蒼術皮,厚樸,加藿香,竹茹,紫蘇等。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不能盲目用藥。意見建議:患者平時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清淡飲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多攝入一些清暑祛濕的水果蔬菜,例如西瓜、黃瓜、絲瓜等果蔬。
-
芳香化濕的中藥有哪些?芳香化濕的中藥,是指那些氣味芳香、具有化濕運脾功效的藥物。這類藥物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濕濁內阻、脾胃濕困等癥狀。常見的芳香化濕中藥包括藿香、佩蘭、蒼術、厚樸、砂仁、豆蔻和草果等。藿香與佩蘭,二者均有解暑化濕之效。藿香不僅能化濕,還能止嘔、解表
-
芳香化濕醒脾的中成藥芳香化濕醒脾的中成藥有藿香正氣丸、二妙丸、午時茶顆粒等,患者在服用藥物時應在醫生辨證后,遵醫囑對癥用藥治療。1、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丸是一種中成藥,由廣藿香、蒼術(炒)、白芷、陳皮、茯苓、厚樸、紫蘇葉以及甘草或半夏等組成,具有解表退熱以及和中理氣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暑濕感冒、頭痛心痛胸悶等癥狀,還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