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一般不需要掏耳朵,掏耳朵可能會對耳部造成損傷。
人體的耳道內會有一些正常的分泌物,在醫學上被稱之為耵聹,耵聹具有保護和清潔外耳道的作用,很多人認為耵聹會將耳道堵塞,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如果耳道內的耵聹過多,耳道內的耵聹會隨著咀嚼動作和其他運動排出耳道,一般不會影響到正常的聽力,所以正常人不需要掏耳朵。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掏耳朵,容易損傷外耳道黏膜,使患者出現外耳道炎的情況,患者可表現為外耳道皮膚水腫、表面有滲液等,同時還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燒灼感和疼痛感,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倍他米松乳膏等藥物來治療,能夠使患者的癥狀得到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對耳朵的保護,如果耳朵出現了不適感,需要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