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溪黃草是唇形科植物溪黃草和線紋香茶菜的全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
溪黃草為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大,粗壯,有時呈疙瘩狀,向下密生纖細的須根。莖直立,高達1.5米,鈍四棱形,具四淺槽,有細條紋,帶紫色,基部木質,近無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上部多分枝。溪黃草是民間草藥,俗稱土黃連等,其味苦,性寒,歸肝經、膽經、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散瘀消腫的功效,臨床主治濕熱黃疸,膽囊炎,泄瀉,痢疾,瘡腫,跌打傷痛。
溪黃草性味苦寒,苦可降泄,寒能清熱,入肝膽經,能清利肝膽濕熱,用于治療濕熱黃疸、膽脹脅痛。溪黃草還可以入血分,性寒涼血,又入大腸經,有清熱利濕涼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濕熱痢疾、泄瀉;溪黃草味苦通泄,有散瘀消腫的作用,也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患者在應用溪黃草時需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溪黃草藥性苦寒,容易損傷脾胃,脾胃虛寒者服用后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適。建議使用前咨詢專業醫生,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