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出血久治不愈考慮是子宮內膜炎、子宮息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引起的,可通過口服藥物、手術方式等方法治療。
1、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多是因子宮內膜部位感染病原體有關。患病后會對子宮內膜部位造成反復的刺激,當局部的毛細血管破裂后,則可出現子宮內血液經陰道排出,如果治療不及時或生活護理不得當,病情有可能會遷延不愈,主要表現下腹疼痛、發熱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治療,病情嚴重時,也可通過引流術進行治療。
2、子宮息肉:
如果患有子宮息肉后隨著息肉體積的不斷增大,會對子宮部位的軟組織造成壓迫,可影響到子宮的正常結構和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月經量多、月經周期延長等現象,如果不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不適癥狀會反復出現。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子宮息肉切除術進行治療。
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此疾病的形成原因考慮與雌激素水平異常、遺傳因素等有關。如果患病后會導致血小板的數量減少,能引起皮膚出血、黏膜出血、子宮異常出血等,如果沒有找出明確的原因,也會出現子宮出血久治不愈。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甲潑尼龍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
除了以上常見原因外,還有可能是子宮肌瘤等,可以通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