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產后抑郁癥疾病的病因主要有生物學因素、軀體因素、心理因素等。
生物學因素: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產后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生物學基礎。懷孕期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漸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內其水平逐漸降至基礎水平。研究顯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產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軀體因素:產時、產后的并發癥、難產、滯產、手術產是產后抑郁癥不可忽視的原因。由于分娩帶來的疼痛與不適使產婦感到緊張恐懼,出現滯產、難產時,產婦的心理準備不充分,緊張、恐懼的程度增加,產程持續時間更長,導致軀體和心理的應激增強,從而誘發產后抑郁的發生。
心理因素:產后抑郁癥多見于以自我為中心、成熟度不夠、敏感、情緒不穩定、好強求全、固執、社交能力不良、與人相處不融洽和內傾性格等個性特點的人群中。產前情緒不穩定,有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者發生產后抑郁癥者較多。產褥期婦女情感處于脆弱階段,特別是產后1周情緒變化更為明顯,心理處于嚴重不穩定狀態,由于產婦對即將承擔母親角色的不適應,造成心理壓力而出現抑郁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