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經分為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分布于人體頭側面、胸腹側面、下肢外側中部及第四腳趾和第五腳趾。足厥陰肝經分布于人體足大趾、下肢內側、胸腹部。
足少陽膽經主要走行于人體的側面,起于目外眥,在兩側頭和耳朵周圍繞行,往下經頸部走行于軀干側面,往下走行于下肢外側,后入足部,止于第四腳趾和第五腳趾之間。足少陽膽經主治頭、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口苦、目眩、瘧疾、頭痛、頷痛、目外眥痛、缺盆部腫痛、腋下腫、胸、脅、股及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痛,足外側發熱等病癥。
足厥陰肝經起于足拇趾外側的大敦穴,沿腿部內側往上,經腹部,止于乳房下方的期門。足厥陰肝經為十二經脈之一,主治肝炎、膽囊炎、胃痛等肝膽脾胃疾患,對于女性陰道脫垂、陰部瘙癢或濕疹、排尿困難、遺尿等疾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此外,對于咽干、咽痛、咽中異物感以及頭頂脹痛、面癱、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青光眼等頭面五官疾患也有一定作用。
肝在志為怒,怒傷肝,因此建議日常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憤怒等不良情緒;可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游泳、慢走、打籃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