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炎在CT影像上主要表現為關節間隙的變化、骨質破壞與硬化以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改變。CT能清晰顯示骶髂關節的細微結構,對骶髂關節炎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1、關節間隙的變化
骶髂關節炎早期,CT可觀察到關節間隙的輕微增寬,隨著病情發展,關節間隙可能逐漸變窄,甚至出現關節強直。
2、骨質破壞與硬化
在CT影像上,可見到骶髂關節面下骨質的破壞區,邊緣多模糊。隨著炎癥的進展,破壞區周圍常出現骨質硬化,表現為骨密度增高。
3、關節周圍軟組織改變
骶髂關節炎可導致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CT上表現為軟組織密度增高,結構模糊。
在治療骶髂關節炎時,常用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用于緩解疼痛和炎癥;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用于控制病情進展;以及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急性期控制炎癥。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此外,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也是重要的治療手段。
綜上所述,CT是診斷骶髂關節炎的重要工具,能準確反映關節及周圍組織的病理變化,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力依據。針對骶髂關節炎,綜合治療策略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康復訓練,旨在減輕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