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灶的原因通常有飲水過少、小動脈硬化、頸椎病、心律失常、血栓等,如出現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就醫。
1、飲水過少:
身體缺乏水分,會使血液濃稠度增加,血流緩慢,從而出現缺血灶,每天保證2000毫升的水分攝入即可。
2、小動脈硬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部小動脈會出現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導致局部供血不足,形成缺血灶,可遵醫囑服用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腸溶片、替格瑞洛片等藥物治療。
3、頸椎病:
頸椎病變會壓迫椎動脈,從而影響腦部供血,出現腦部缺血灶,可遵醫囑服用塞來昔布膠囊、洛索洛芬鈉片、依托考昔片等藥物治療。
4、心律失常:
會導致心輸出量減少,影響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形成缺血灶,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硫酸奎尼丁片、鹽酸普魯卡因胺片、鹽酸維拉帕米片等藥物治療。
5、血栓:
腦血管狹窄會導致嚴重的腦部缺血,形成較大范圍的缺血灶,需要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介入手術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要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