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硬化,或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指的是冠狀動脈內壁上積聚了脂肪、膽固醇、鈣和其他物質,形成斑塊,即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壁增厚、變硬,血管腔狹窄。這種情況的嚴重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冠狀動脈硬化會限制血液流向心肌,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當心肌需氧量增加時,如運動或情緒激動,血流受限可能導致心絞痛,即胸部疼痛或不適。
其次,硬化斑塊可能變得不穩定并破裂,引起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素在該處積聚,形成血栓。這可能導致心臟供血不足,甚至引發心肌梗死,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情況。
在治療方面,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以預防血栓形成;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用于降低血脂和穩定斑塊;以及硝酸甘油等,用于緩解心絞痛。
冠狀動脈硬化是一個慢性進行性疾病,其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重要的是要定期進行心血管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并控制風險因素。如果有胸痛、氣促或其他心臟疾病的癥狀,應立即就醫。請記住,任何關于用藥和治療的決策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