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內空腔為肺原有的腔隙性病灶發生擴大所形成的含氣囊腔,一般是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
1、支氣管擴張:
通常是呼吸道反復感染導致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出現慢性化膿性炎癥,會導致支氣管壁的肌肉和彈性組織被破壞,引起支氣管擴張,如果發生了囊性支氣管擴張,就會表現為肺內空腔。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噻肟鈉、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等藥物進行治療。
2、肺炎:
通常是感染衣原體、支原體、肺炎鏈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導致,會引起肺實質出現炎癥性病變,在肺內出現腔隙性病灶導致肺部出現含氣囊腔。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注射用頭孢西丁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等藥物進行治療。
3、肺結核:
通常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會導致肺組織、氣管、支氣管和胸膜部位出現病理改變,結核分枝桿菌侵入肺部會導致肺組織中形成干酪樣壞死性病變,從而引起肺內空洞。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異煙肼片、利福平片、鹽酸乙胺丁醇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此之外,還可能是肺大皰、肺氣腫、肺囊腫等原因引起的,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