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后頭暈,主要是由于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及對血管擴張的影響。
酒精是脂溶性物質,能迅速通過血腦屏障,影響神經細胞膜的功能,干擾神經遞質的正常傳遞。這種干擾會導致大腦功能暫時性紊亂,表現為頭暈、反應遲鈍等癥狀。酒精攝入后,會促使血管擴張,尤其是面部和皮膚表面的血管。這種擴張降低了血管阻力,導致血壓下降,從而減少了對大腦的血液供應,引發頭暈。
不同人對酒精的耐受度差異很大,這與個體的肝臟代謝能力、飲酒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負責酒精的代謝,酶活性低的人酒精代謝慢,更容易出現頭暈。
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導致肝臟、心血管等系統的慢性疾病,這些疾病狀態下飲酒,頭暈癥狀可能更為明顯。
為了健康,應適量飲酒,避免空腹飲酒,同時注意藥物與酒精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