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艾滋病后,患者通常在2-4周內出現爛嘴角的癥狀。這一現象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致,臨床表現為口角炎,即俗稱的“爛嘴角”。
HIV對人體免疫系統發起攻擊,主要目標是T淋巴細胞,導致人體免疫功能逐漸喪失。在感染的急性期,患者會出現HIV病毒血癥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的相關癥狀。其中,口角炎是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伴隨癥狀可能還包括發熱、咽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等。
爛嘴角的治療方法取決于其成因:
1、若因口腔內部真菌感染引發,建議口服伊曲康唑膠囊,并使用克霉唑軟膏進行治療。
2、對于嘴巴外側的潰爛,如果單純皰疹病毒抗體陽性,則應選擇口服鹽酸伐昔洛韋片,并外用噴昔洛韋乳膏等抗病毒類藥物。
除了藥物治療,艾滋病患者還應注意口腔衛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線,保持口腔清潔;均衡飲食,確保攝入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并避免辛辣、酸性等刺激性食物,以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
艾滋病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但通過科學的治療和護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長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