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若不及時治療和控制,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病情加重時,患者會出現持續的胃痛、胃脹、惡心、嘔吐,甚至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胃潰瘍、貧血及營養不良等并發癥。慢性胃炎還有極小概率發展成胃癌,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1、消化道出血:長期慢性炎癥可能導致胃黏膜血管受損,從而引發消化道出血,表現為黑便或嘔血。
2、胃潰瘍:慢性胃炎可逐步發展為胃潰瘍,患者會感到餐后上腹部疼痛,疼痛具有節律性和周期性。
3、貧血:慢性胃炎影響營養吸收,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細胞性貧血,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
4、營養不良:由于慢性胃炎會減少食物中的營養吸收,長期患病可能導致患者營養不良,體重下降。
5、胃癌風險增加:雖然幾率較低,但慢性胃炎,尤其是伴有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情況,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在治療方面,可采取多種藥物聯合應用: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減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保護胃黏膜免受進一步損傷;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改善胃動力,促進消化;若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還需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進行根除治療。患者還需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期隨訪檢查,以防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