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藥物在臨床上一般是指抗抑郁藥物,抗抑郁藥物對大腦有影響。
抑郁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其病因有很多,包括遺傳因素、體質因素、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等。抑郁癥患者的大腦缺少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而這兩者可以調節情感活動,如果這兩種神經遞質失去平衡,神經元接收到的信號就會減弱或改變,人體就會出現失眠、抑郁等癥狀,長此以往會導致腦部認知功能損傷,出現記憶以及社交功能的偏差,而抗抑郁藥就是通過抑制神經系統對這兩種神經遞質的再攝取,使得突觸間隙這兩種遞質濃度增加而發揮抗抑郁作用,糾正上述偏差。
所以抗抑郁藥對大腦有影響,在醫生指導的合理劑量下使用,就可以使原本受損的腦部認知功能得到修復。而如果是自行用藥,沒有遵循醫生的醫囑,則會導致藥物依賴性的產生,加重腦部功能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