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12小時內未排尿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尿道外傷、前列腺增生、急性腎衰竭及輸尿管梗阻等,其后果不容忽視,具體如下:
長時間不排尿會影響膀胱功能。膀胱內尿液積聚過多,壓力增大,可能導致膀胱逼尿肌受損,進而影響排尿功能。此外,膀胱黏膜可能因充血、水腫而受損,降低抗感染能力,增加泌尿系感染的風險。
不排尿還可能誘發全身性反應。由于尿液滯留,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可能引發神經精神系統反應,如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誘發冠心病。特別是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這種影響可能更為顯著。
長時間不排尿還可能導致尿路梗阻。在男性老年人中,前列腺增生是常見原因,可能導致尿梗阻癥狀進一步加重。尿液長時間滯留體內,還可能形成尿路結石,進一步加重排尿困難。
除了上述后果,老人長時間不排尿還可能引發急性尿潴留、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這些情況都可能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因此,一旦發現老年人長時間未排尿,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觀察老年人的排尿情況,定期進行檢查,以預防潛在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