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神經性官能癥,又稱心臟神經癥,是一種由于精神心理問題或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心臟部位疼痛、不適。該病癥多見于青壯年,尤其是女性,且通常預后良好。
心臟神經性官能癥的癥狀多樣,包括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等,可能由緊張、運動或情緒激動誘發,也可能無明顯誘因。此外,患者還可能伴隨失眠、多夢、焦慮等非心臟相關癥狀。
在檢查方面,醫生會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包括觀察心音、心臟雜音等。此外,還需進行血常規、血生化、甲狀腺功能等實驗室檢查,以及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冠脈CTA或造影等影像學檢查。這些檢查旨在排除可能導致相似癥狀的其他心臟及非心臟疾病,從而確診心臟神經性官能癥。
值得注意的是,心臟神經性官能癥是一種排除性診斷,需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后根據臨床癥狀進行診斷。因此,患者在接受檢查時應有耐心,并積極配合醫生。
在治療上,心臟神經性官能癥主要采用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方案。患者應學會自我調節,避免過度緊張和壓力,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疑慮或出現相關癥狀,請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