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在洗澡的時候,我發現皮膚上生長了針頭大小的丘疹,輕輕按壓時,還有刺痛,我害怕癥狀逐漸加重,所以立即到醫院就診,醫生讓我做皮膚鏡檢查以及染色檢查,最終診斷為疥瘡。
說起疥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大家對它的了解只是浮于表面,覺得疥瘡并不是什么重大疾病,不需要及時治療,可以自己恢復,但是他是否能自己恢復呢?接下來就根據我自身經驗,給大家詳細解答!
疥瘡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皮膚疾病,多數患者是因為接觸疥螨的排泄物或疥螨的分泌物引起,主要會引起皮膚炎癥,導致皮膚出現瘙癢、生長丘疹、紅腫等不適癥狀,如果在發現疾病后不及時采取措施治療,一般會導致疾病持續加重,很難自行恢復。
不過,這種疾病預后較好,遵醫囑選擇使用硫磺軟膏、水楊酸軟膏、克羅米通乳膏、林旦乳膏等藥物治療,疾病會得到有效緩解,也能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
此病為皮膚疾病,可以在治療的同時,做好個人護理工作,能加快疾病恢復速度,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相關注意事項:
1、注意皮膚衛生:可以每日使用濕毛巾擦拭皮膚,以免皮膚細菌過多,影響疾病恢復,大概每日1~2次即可。
2、調整飲食:要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酸辣粉、麻辣燙等,否則會導致不適癥狀加重,可以適當吃一些雞胸肉、雞蛋等營養物質豐富的食物,每日攝入400克即可。
總之,我們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免疾病持續發展,如果有其他問題,要及時與醫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