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即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是一種危險的臨床病理綜合征。DIC全套檢查通過多項指標,綜合評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血小板計數是DIC檢查的核心指標之一。血小板數量的顯著減少或進行性下降,往往提示著凝血系統的異常激活。其次,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含量變化也是關鍵。纖維蛋白原過低或過高,均可能反映出血液內凝血與纖溶平衡的失調。再者,3P試驗及血漿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的檢測,有助于發現血液中是否存在過量的纖溶酶,這是DIC時常見的病理改變。
此外,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的延長或縮短,可揭示凝血因子的消耗情況。抗凝血酶3活性和蛋白C活性的降低,以及血漿纖溶酶原活性的下降,都是DIC時可能出現的凝血功能障礙的標志。
需要強調的是,DIC的診斷并非依賴單一指標,而是需要綜合多項檢查結果。若上述指標中有三項以上異常,便可高度懷疑DIC的發生。
DIC的治療復雜且需個體化,涉及的藥物包括抗凝劑、血小板替代治療等,具體藥物如肝素、新鮮冰凍血漿和血小板濃縮物等,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面對DIC這樣的嚴重病癥,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與治療,及時發現并控制病情,以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