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小孩得了敗血癥考慮是免疫功能低下、屏障功能差、皮膚黏膜受損、醫源性因素、胎膜早破等原因導致,應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建議及時就醫。
1、免疫功能低下:
剛出生的小孩身體各個器官發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也比較低下,如果在此期間接觸了病毒或者細菌,可能會誘發敗血癥。平時家長需要多觀察小孩癥狀,做好護理工作,避免去人群較為密集的地方,以免出現交叉感染。
2、屏障功能差:
如果剛出生的小孩,皮膚屏障功能比較差,可能會導致皮膚的抗菌能力下降,從而容易誘發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引起敗血癥。平時需要做好皮膚的護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產品清洗皮膚,也避免讓小孩用手撓抓皮膚。
3、皮膚黏膜受損:
如果剛出生的小孩皮膚黏膜受到了損傷,如皮膚破損、皮膚擦傷等,可能會導致細菌或病毒侵入皮膚黏膜,從而出現敗血癥。需要加強皮膚的護理,可以使用棉簽蘸取碘伏,消毒皮損部位。
4、醫源性因素:
如果在分娩的過程中,醫生操作不當,導致小孩皮膚出現了破損,也沒有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也可能會引起敗血癥。此期間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藥物改善,比如阿莫西林顆粒、阿奇霉素顆粒等,能夠減輕局部炎癥。
5、胎膜早破:
如果在生產的過程中出現胎膜早破,衣原體可能會通過腸道進入到羊膜腔內,如果羊水被污染,小孩接觸被污染的羊水后,會誘發敗血癥。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改善,比如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能夠起到抗菌、消炎作用。
患者還需要遵從醫囑定期復查,方便了解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