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梗阻的癥狀一般有腹痛、嘔吐、腹脹、哭鬧不止、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可以通過胃腸減壓、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改善,患病后要及時就醫。
1、腹痛:
新生兒腸梗阻可能是腸套疊、神經抑制等原因引起,患病后會使腸道內容物無法順利通過,梗阻在腸腔內而出現腹痛的現象,一般會表現為陣發性絞痛或者持續性脹痛。患病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注射用氨芐西林鈉等藥物治療,能夠防止感染。
2、嘔吐:
隨著病情的發展,胃內容物無法正常排出還會導致胃部異常蠕動,使新生兒出現嘔吐。如果是存在高位梗阻,嘔吐也會比較頻繁。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氯化鉀注射液等藥物治療,能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避免因嘔吐而出現脫水。
3、腹脹:
患有該疾病后,會因為腸道內容物過度堆積而發酵出大量的氣體,使新生兒出現腹脹的表現,嚴重時可能會引起全腹脹氣。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胃腸減壓治療,能夠將積壓在胃腸道內的液體和氣體排出,還可以減少腸壁水腫。
4、哭鬧不止:
由于該疾病會引起嚴重的腹痛以及腹脹,新生兒可能會因為身體不適而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家長要及時安撫,并及時改善環境,保持所處環境溫度適宜。
5、肛門停止排氣排便:
如果患病后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形成完全性腸梗阻,使肛門無法正常排氣或排便。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腸切除及腸吻合術、粘連松解術等手術方法治療,能夠解除梗阻,恢復腸腔的通暢。做完手術后要保持傷口部位清潔干凈,并選擇寬松、棉質的衣服。
患有該疾病后,家長要避免給新生兒喂奶,以免影響疾病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