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膿腫,作為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肝臟化膿性病變,其影像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肝膿腫早期、膿腫期、吸收愈合期。
1、肝膿腫早期:在肝膿腫早期,超聲檢查可發現病變區域出現不均勻的低回聲,中心向外回聲逐漸增強,周圍伴有較強的回聲暈。此階段肝臟可能普遍增大,輪廓不規整,有時與肝占位病變相似,需動態觀察以鑒別。
2、進入膿腫期,超聲檢查會顯示典型的無回聲區域,后方回聲增強,邊緣整齊或稍不規整。CT掃描則表現為低密度區,邊界逐漸清晰,膿腫壁層稍高于膿腔但低于正常肝組織,形成環形帶。
3、吸收愈合期:到了吸收愈合期,超聲會顯示膿腔內液體逐漸變得清晰,邊緣可見新生肝組織向腔內生長,呈現清晰均勻的低回聲,膿腔逐漸縮小至完全消失。
面對肝膿腫,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并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有疑慮或癥狀加重,應立即就醫,以確保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