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后幾天了還出水泡可能是皮膚未恢復、炎癥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接觸過敏原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情況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1、皮膚未恢復:
皮膚在燙傷后,如果沒有做好局部的護理,會影響到表皮的恢復,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而且皮下還會有組織滲出液,這些滲出液在局部聚集會形成水泡。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濕潤燒傷膏、燒燙傷膏、紅霉素軟膏等藥物進行治療,將該藥物均勻地涂抹于患處,并對皮膚進行按摩,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對加速皮膚恢復有幫助。
2、炎癥感染:
皮膚在燙傷后的幾天,如果受到了炎癥感染,在炎癥的刺激下,會在皮下流出炎性滲液,從而形成水泡,并伴隨著發紅、腫脹、瘙癢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碘伏、碘酒、醫用酒精,能夠起到抗菌的作用,對促進炎癥消退有幫助。此外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青霉素V鉀片、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
3、真菌感染:
燙傷部位的皮膚可能會受到真菌的侵襲,會使皮膚出現糜爛、起水泡、瘙癢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復方酮康唑軟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的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加強患處皮膚的清潔,不可以對患處進行抓撓,以免誘發皮膚破潰加重病情。
4、病毒感染:
如果燙傷部位的皮膚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或單純皰疹病毒的侵襲,會導致皮膚部位出現水泡,并伴隨著發熱、肌肉酸痛、皮膚疼痛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噴昔洛韋乳膏、膦甲酸鈉乳膏、阿昔洛韋乳膏等抗病毒的藥物治療。在使用該藥物之前應保持雙手清潔,同時禁止和他人共用私人物品,以免引起疾病的傳染。
5、接觸過敏原:
如果患者屬于易過敏的體質,在皮膚燙傷期間進食了過敏食物,或者對使用的燙傷藥物過敏,可能會誘發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導致皮膚出現水泡,還會出現劇烈的瘙癢癥狀。患者應及時停用藥物,并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藥物進行治療。在用藥期間不可以吃辣椒、大蒜等食物,以免對皮膚造成刺激加重瘙癢的癥狀。
患者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加強患處清潔,如果水泡較大,也可以在醫生操作下使用一次性針頭將水泡刺破,然后進行包扎處理,可以加快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