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當中總是避免不了生病,而生病了就要吃藥,很多人總覺得生病了自己買些藥吃一吃就能好,不用去醫院,又花錢,又費力,很麻煩,但是大家真的清楚藥物的副作用有多厲害嗎,真的知道濫用藥物的危害有多大嗎?不,很多人都不清楚,都是一邊說著“是藥三分毒”,一邊生病了自己吃藥,或者是醫生開了藥,不按照醫囑用藥,隨著自己的想法吃,并沒有考慮過藥物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建議在吃藥時應該要多加注意,切不可私自應用,因為有些藥可能會造成焦慮癥等副作用。
比如患有青光眼,你聽人說過,或者是曾經用過新斯的明等藥物治療,感覺效果不錯,當出現癥狀加重后,就可能會自行應用新斯的明等藥物治療,由于自行應用時藥物劑量不準確,就可能會導致焦慮癥等副作用。再比如患有高血壓時,現在應用的藥物效果不明顯了,可能就會因為不想去醫院而自行換藥,比如利血平、可樂定等,由于自行應用時藥物劑量不準確,就可能會導致焦慮癥等副作用。建議身體出現不適后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由醫生面診后根據具體狀況來判斷哪些藥物適合應用,并嚴格按照規定計量應用,出現副作用時要及時告知醫生,由醫生決定是否停藥或換藥,切不可自行用藥或換藥,以免導致不良反應。
當患有焦慮癥后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自卑緊張,要正視自己的疾病,積極就診治療,切不可因他人的言論或舉止而影響自己的病情。在進行焦慮癥的治療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按照規定劑量應用藥物,如地西泮、普萘洛爾、丁螺環酮、坦度螺酮、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可以進行心理治療,如放松療法、認知療法等,效果也是不錯的。
此外,焦慮癥患者在日常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在生活中的管理,提高日常生活質量。患者身邊的朋友家人要對患者有耐心,傾聽患者的內心,鼓勵患者有適度的情緒宣泄,幫助患者了解焦慮癥不是器質性疾病,對人的生命沒有直接威脅,消除患者的疑慮;患者應表達焦慮、驚恐發作時的感受,對自己的疾病特別是驚恐發作有正確的認識,從而減少焦慮抑郁,學會調節情緒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轉移注意力、排除雜念,以達到順其自然,泰然處之的境界。
患者還需要明確藥物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大家在生病的時候不要懼怕疾病,也不要私自應用藥物治療疾病,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對醫生和自己有信心,相信醫生可以讓自己更快的恢復健康。如果感覺自己出現了焦慮癥,要考慮和藥物有沒有關系,可以在醫生幫助下調整藥物,避免焦慮癥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