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老是長水泡可能是過度摩擦、足癬、汗皰疹、濕疹、天皰瘡等原因引起的,出現這種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查清病因,并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1、過度摩擦:
如果經常穿過緊的鞋子,并且長時間行走,會對腳部皮膚造成摩擦,會使腳上出現水泡,并伴隨著疼痛的癥狀。需要更換寬松的鞋子,并減少走路的時間,同時也應做好皮膚部位的護理,對皮膚恢復有幫助。
2、足癬:
該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這種病菌會侵襲腳部皮膚,局部出現水泡,還有可能會出現糜爛、開裂、瘙癢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藥物進行治療。在用藥物之前需要用溫水清洗雙腳,保持腳部皮膚清潔,以免影響到藥效的吸收。
3、汗皰疹:
如果經常待在過于潮熱的環境中,或者精神壓力較大,會導致手、腳部位的皮膚出現水泡,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瘙癢,以及灼燒感,而且此疾病通常反復發作。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水楊酸軟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進行治療。在平時應保持情緒穩定,將室內的溫度調整在24℃左右。
4、濕疹:
如果對穿著的襪子過敏,容易使腳部皮膚產生過敏反應,容易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腳部皮膚出現紅色的丘疹,還有可能會出現水泡,以及瘙癢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地奈德乳膏、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進行治療,在應用藥物時可以對患處按摩3~5分鐘,這樣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5、天皰瘡:
該病屬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表面皮膚出現松弛性的水泡,水泡破潰后還容易出現糜爛、瘙癢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甲氨蝶呤片、醋酸潑尼松片、環孢素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服用這種藥物時,可以選擇飯后用溫水送服。
在治療疾病期間,一定要做好局部皮膚的護理,不可以和他人共用鞋襪以及浴巾,同時還應清淡飲食,對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