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患病后可有發燒、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精神差、嗜睡、吸吮無力、易驚,以及口腔黏膜、手掌、手指、腳趾、臀部出現水皰等癥狀。多數癥狀較輕,但也有少數患兒病情進展較快,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極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死亡。該病主要通過患兒的排泄物、分泌物、唾液和皰疹液傳播,患兒常因接觸被污染的手、洗漱用品、玩具以及食具而感染。
當寶寶不幸中招后,家長在用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體溫超過38.5℃者,要在采用物理降溫的同時應用退熱藥物治療,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要注意退熱藥不要過量,也不建議兩藥交替或聯合使用。
2.謹慎使用抗病毒藥物。雖然目前尚無針對手足口病的特效抗病毒藥物,但是臨床發現早期應用廣譜抗病毒藥物,如重組人干擾素α、利巴韋林等可有一定療效。目前已有利巴韋林的氣霧劑上市,研究證實: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手足口病用藥劑量較小,起效較快,局部濃度較高,臨床療效較好,且不良反應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皮疹病變的時間。
此外還要注意少數患者病情進展較快,如不及時就醫容易發展為重癥而危及生命。由于每一步治療的指征,普通無醫學背景的家長不容易掌握,因此一旦孩子出現例如持續高燒、肺部炎癥、精神萎靡等等,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看病。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