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硬,醫學上通常指的是動脈硬化,這是一種非炎癥性的血管病變。它會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原有的彈性,進而導致管腔狹窄,影響血液的正常流動。
動脈硬化的形成是一個多因素的結果,高血壓、高脂血癥和吸煙被視為三大主要危險因素。此外,肥胖、糖尿病、缺乏運動、高齡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等也可能誘發動脈硬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動脈內膜下脂質沉積逐漸形成斑塊,即動脈粥樣硬化,它可發生在全身各大動脈,尤其是冠狀動脈、頸動脈和腦動脈等,嚴重時可引發心腦血管事件。
在治療動脈硬化方面,藥物治療是常見手段,如使用抗高血壓藥、降血脂藥和抗凝藥等,以控制血壓、血脂,并預防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夠減少血小板在血管內的聚集,從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則能有效降低血脂,穩定動脈斑塊,防止其破裂引發急性事件。
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方式的調整也至關重要。均衡飲食,減少高脂、高糖、高鹽食物的攝入,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果和全谷類。適量運動,如散步、游泳等有氧運動,能夠增強心血管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戒煙限酒,保持心情愉悅,也是維護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動脈硬化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早期發現并積極干預,對于預防嚴重心腦血管事件至關重要。因此,建議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一旦發現脈硬跡象,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