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陽不足多由稟賦不足、久病失養、年高體弱等原因所致。
心陽不足是指心中陽氣不足,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減退,虛寒內生的病理變化。臨床常見心悸氣短,心胸憋悶或疼痛,活動后加重,畏寒肢冷,精神倦怠,肢體無力,少氣懶言,自汗,面色蒼白等。發生多與稟賦不足、思慮過度、久病失養,或年高體弱等因素有關。本證若辯證明確,積極治療,一般預后良好。若未及時治療,病情進一步惡化,心陽暴脫,可能會導致出現厥脫危候。
心陽不足多以溫補心陽為主要治法,可以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等中藥方劑治療,也可以應用屏風生脈膠囊、參芪顆粒等中成藥治療,必要時也可以配合針灸、按摩等治療。建議在治療期間清淡飲食,忌食辛辣、生冷、油膩、刺激性食品,如辣椒、冰淇淋等,以免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