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又稱為亨-舒綜合征,是一種較常見的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它主要是由于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產生變態反應,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滲,產生皮膚、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
該病好發于3~10歲兒童,通常呈現出以下特點:
1、皮膚癥狀:
患者皮膚會出現出血性斑點,多分布于四肢及臀部,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數日內逐漸消退,但可反復發作。
2、關節癥狀:
部分患者可有關節腫脹、疼痛、壓痛及功能障礙等表現,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關節,呈游走性、反復性發作,經數日而愈,不遺留關節畸形。
3、胃腸道癥狀:
約三分之二患者可出現,以腹部陣發性絞痛或持續性鈍痛為主,同時可伴有嘔吐、嘔血或便血,嚴重者為血水樣大便。
4、腎臟癥狀:
一般于紫癜出現后1周出現,輕重不一,有的僅為短暫血尿,有的很快進展為腎衰竭。
在治療上,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異丙嗪等,以及降低血管通透性藥物,如維生素C、蘆丁、鈣劑等。對于關節腫痛、嚴重腹痛和紫癜性腎炎,可酌情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此外,還可應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對腎炎或并發膜性、增殖性腎炎效果較明顯。
過敏性紫癜雖然并非罕見疾病,但若及時發現并得到有效治療,多數患者可以完全康復。因此,公眾應提高對該病的認識,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