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泄瀉是一種持續或反復發作性的泄瀉類疾病。
脾虛泄瀉的發生與飲食不節,情志失調,久病體虛等因素有關。病位在腸,病變主臟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以濕為主。脾虛泄瀉在臨床上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特征表現。本病起病較緩,病程較長,反復發作,可伴有面色萎黃,疲倦乏力,腹部疼痛,喜溫喜按等癥狀。
在治療方面,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證候特點在基礎方上進行加減,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可選用理中丸。若久瀉不止,中氣下陷,或兼有脫肛的患者,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并重用黃芪、黨參。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中成藥進行治療,如補脾益腸丸、參苓白術丸等。
患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規律的作息、適當運動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等良好的護理干預,以利于疾病的治療和機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