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甘油三酯3.11正常嗎
2020-06-03 2079次
病情描述:
甘油三酯3.11正常嗎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甘油三酯2.1正常嗎甘油三酯2.1是不正常的,是增高了,正常甘油三酯不超過1.7,如果超過1.7就屬于高甘油三酯血癥。甘油三酯增高可能增加冠狀動脈和腦動脈,以及全身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脂肪肝的發(fā)生率,糖尿病的患病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患病率。如果甘油三酯明顯增高多需要治療,一方面去除增加甘油三酯的外來因素,如果高脂飲食尤其是高動物脂肪飲食,可以增加甘油三酯的血濃度。另一方面應該加強運動。還應該口服降低甘油三酯的藥物,比如貝特類藥物。01:27
-
甘油三酯的正常值是多少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在不同的醫(yī)院多少會有所差別,多數(shù)情況下小于1.7mmol/L。對于血液化驗的正常值在不同的醫(yī)院多少會有所差別,不單純跟儀器和檢測的試劑有關(guān)系,因為每一家醫(yī)院都會有一個誤差的范圍,每個醫(yī)院的誤差范圍又不太一樣,所以正常值的范圍在不同的醫(yī)院多少會有差別。多數(shù)情況下,甘油三酯是小于1.7mmol/L,輕度的升高一般是跟飲食有關(guān)系的,比如攝入了比較多的富含高脂的食物,就會出現(xiàn)甘油三酯的輕度的升高。對于中重度的升高,除了考慮飲食的因素以外,還要考慮遺傳性的或家族性的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甘油三酯的明顯升高,比如甘油三酯的水平大于5mmol/L,要警惕引起急性胰腺炎發(fā)作的風險。所以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在不同的人也是不太一樣的,絕對意義上來講,大于1.7mmol/L就升高了,大于5mmol/L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關(guān)注。01:40
-
甘油三酯2.8正常嗎甘油三酯2.8是不正常的。血清甘油三酯正常的參考值是0.46-1.6mmol/L,甘油三酯在1.7mmol/L以下為正常的水平,在1.7mmol/L以上就稱為甘油三酯增高。如果甘油三酯過量,囤積于皮下就可以使人肥胖,囤積到血管壁就可以導致動脈硬化,囤積到心臟上就可以導致心臟肥大,囤積到肝臟就可以導致脂肪肝。甘油三酯高容易造成血液粘稠,也就是血液中的脂質(zhì)含量過高,導致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也就是我們說的動脈粥樣硬化,而血管壁上的這些斑塊就會逐漸的擴大,縮小管腔的面積,使管腔的內(nèi)徑變小,血流變慢,而血流變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進程,嚴重時,血流會出現(xiàn)中斷的現(xiàn)象,這時甘油三酯高的危害已經(jīng)相當嚴重了。除了導致血流中斷、阻塞,還可以造成血栓,所以甘油三酯的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有密切的關(guān)系。在用他汀的藥物有效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之后,還應當應用藥物來降低甘油三酯。語音時長 01:48”
-
甘油三酯2.1正常嗎甘油三酯2.1是不正常的。甘油三酯超過1.7mmol/L,就稱為升高,甘油三酯病人的升高是在1.7-2.26mmol/L之間,這個階段的患者應當積極的改善生活方式,比如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減輕體重等等。甘油三酯在2.27-5.63mmol/L稱為輕、中度升高,這個時候的治療應當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達標為主,如果存在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應當聯(lián)合使用他汀類的降脂藥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進行降脂治療。如果甘油三酯超過5.65mmol/L那么就稱為甘油三酯的嚴重升高,這種情況下為預防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應當盡快的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可以選擇貝特類或者是煙酸類的調(diào)脂藥物來達到降低甘油三酯的目的。甘油三酯2.1mmol/L是邊緣性的升高,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但生活方式的干預可以有以下辦法,第一少吃糖;第二少吃肉類;第三,吃一些粗糙的食物,比如高纖維類的食物,像燕麥,高粱米等等;第四就是多運動,運動可以代謝糖和能量,有助于脂質(zhì)的代謝。語音時長 01:55”
-
甘油三酯0.75正常嗎甘油三酯0.75mmol/L屬于正常現(xiàn)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合理運動即可。甘油三酯是檢查血脂的指標,甘油三酯的正常參考值一般在0.56-1.70mmol/L左右,甘油三酯0.75mmol/L在正常值中間,所以屬于正常現(xiàn)象,無需過度擔心,需要正常的生活工作即可,在日常生活中
-
甘油三酯1.20正常嗎患者甘油三酯1.20mmol/L是正常的。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種,正常水平為0.56~1.70mmol/L【需查證】;邊緣水平為
-
甘油三酯正常值2.65檢查結(jié)果拍了發(fā)一下
-
甘油三酯低AFP就是甲胎蛋白檢,偏高,要注意肝臟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都可以導致AFP增高。要結(jié)合臨床表現(xiàn),來判斷才有意義。建議去消化內(nèi)科就診,檢查肝炎病毒,肝功能,腹部彩超等,來進一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