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磁共振血管成像(1.5T)查靜脈嘛?
2020-04-22 1846次
病情描述:
磁共振血管成像(1.5T)查靜脈嘛?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核磁共振能檢查腦血管嗎磁共振能檢查腦血管,而且是檢查腦血管疾病最為重要的檢查手段。通過磁共振掃描可以發現腦血管破裂導致的腦出血,或腦血管堵塞形成的腦梗死,而且可以發現梗死面積的大小、出血量的多少,可以發現梗塞是急性期還是恢復期,或是陳舊性腦梗死。同時通過磁共振檢查能夠發現腦動脈有無狹窄、硬化、斑塊、動脈瘤,有無腦血管畸形,還能檢查有沒有腦血管煙霧病等情況。磁共振是一種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檢查手段,所以當出現顱內疾病時可以考慮檢查磁共振,因為需要檢查的目的不同,可以選擇性檢查磁共振平掃、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靜脈血管成像等,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檢查。02:07
-
磁共振的作用核磁共振是我們九十年代發展的,一項新的影像檢查手段,它主要是通過氫原子核的共振來采集影像,對全身各個系統器官都能做檢查。比如說中樞神經系統、頭顱,包括骨頭、骨骼肌,再有腹部的臟器,肝、膽、胰、脾、腎、膀胱、泌尿系統,都能做一個全面的檢查。那么它主要是對我們器官的炎性病變、腫瘤性病變以及其他的病變,比其他的影像檢查更加全面。它主要是在臨床這一塊應用很廣泛。在我們的功能成像這一塊,包括做磁共振波譜,對疾病的波譜診斷和鑒別診斷,比如腫瘤的一些鑒別診斷,它是優于CT的。再就是對急診中風、腦卒中檢查這一塊,也是優于CT的。它還能做一些分子影像,大家可能對分子影像學,不太了解。我們磁共振檢查,包括其他的超聲檢查,原來是做器官、組織水平的,那么分子影像,可以對組織器官的分子水平進行了解,疾病早期的病變主要是引起細胞的,或者分子的改變,那么早期診斷,磁共振是有優勢的。02:02
-
核磁共振3.0T和1.5T有什么區別磁共振3.0T和1.5T的區別,主要在于磁感應強度的不同,3.0T的分辨率要比1.5T的高一些,對于病灶要看得更清楚一些,圖像會更細膩一些。因為磁場的強度變了,與之對應的線圈的共振頻率也發生了變化,接收通道梯度通道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所以3.0T和1.5T磁共振是2個完全不同的系統,一般核磁共振的檔次就是通過場強區分,分高場核磁和低場核磁,高場核磁一般是指大于1.0T的超導核磁,低場核磁是指小于1.0T的永磁核磁。語音時長 01:16”
-
聽神經瘤腦1.5t磁共振能做出嗎聽神經瘤型1.5t的磁共振是能夠明確診斷的,在磁共振上,圖像不受顱骨偽影的干擾,可以清晰的顯示腫瘤的部位大小。一般常規磁共振掃描在t1系列,聽神經瘤可以表現為等信號,而在t2像可以表現為高信號,注射造影劑之后腫瘤可以顯示明顯的強化。強化分為三種類型,分為均勻強化,不均勻強化和囊性變。聽神經瘤磁共振表現依據腫瘤大小和組織成分不同表現不一樣,因此,核磁共振是診斷聽神經瘤最為有效的影像學方法。語音時長 01:13”
-
腰椎1.5t磁共振能檢查出什么腰椎1.5T磁共振能檢查出腰椎壓縮性骨折、腰椎管狹窄、腰椎骨質增生、腰椎結核、腰椎間盤突出癥等,需要注意的是,單一檢查的結果并不能確診疾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善其他相關檢查,進行明確的診斷。1、腰椎壓縮性骨折:疾病的發生原因通常與腰椎受到直接或者間接的暴力有關,若是疑似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
-
核磁共振3.0T和1.5T有什么區別核磁共振3.0T與1.5T的主要區別體現在磁場強度、圖像分辨率、檢查速度及應用范圍上。具體分析如下:1、磁場強度3.0T的MRI擁有更高的磁場強度,這意味著它能夠提供更強大的信號,有助于捕捉更精細的組織細節。相比之下,1.5T的磁場強度較低
-
我經常頭痛,我查了,CT,磁共振,血管造有這種可能性的,有的時候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熬夜勞累等情況也是能夠引起的。
-
腦部ct、核磁共振、動脈血管核磁共振、頸可能頭部血不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