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向:茯苓,浮小麥,延胡索,紫草,郁金,
2020-03-10 968次
病情描述:
請向:茯苓,浮小麥,延胡索,紫草,郁金,白芍,金錢草,沒藥,當歸,莪術,法半夏,山藥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浮小麥作為一個中藥,它是小麥干燥輕浮,癟瘦的這種果實、種子,浮在水的表面,因此叫浮小麥。性味是甘、涼的,歸在心經,它的功效主要是除虛熱,止汗的作用。所以臨床當中,我們常用浮小麥,作為止汗藥、斂汗藥,特別對于這種虛癥,虛汗,比如骨蒸熱勞,像自汗、盜汗。那自汗我們往往就是氣虛的表現,氣虛自汗常用浮小麥。而對于陰虛可以出現盜汗,我們也常用浮小麥,浮小麥斂汗、止汗的作用,還是比較好的。01:24
-
延胡索的功效與作用延胡索又名叫元胡,它的性味是辛苦溫的,有活血散瘀,利氣止疼的功效,屬于中藥當中的活血藥。主要是用于,全身各部分的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包括痛經、閉經、癥瘕、產后淤血、跌撲損傷、疝氣的疼痛,還有肝區的脅痛、胸痹等。由于氣滯血瘀導致的各種疼痛,我們都可以用延胡索。中醫認為延胡索,它既入血分也入氣分,既能行血中之氣,又能行氣中之血,使氣暢血行,則通則不痛。臨床當中它的止痛作用,要比乳香、沒藥、五靈脂這些活血藥要強,是中藥當中止痛的一個良藥。同時對于胃脘的疼痛,各種經行的疼痛等等,作用特別的迅速,如果配合其它的理氣止疼藥,效果會更好。01:48
-
中藥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中藥浮小麥性味甘、涼,歸心經,它主要的功效與作用為益氣,除熱,止汗。臨床上經常應用于自汗、盜汗的患者,本品甘能益氣,涼可除熱,具有止汗的功效。陽虛自汗、陰虛盜汗以及氣虛自汗均可以使用,臨床上常與麻黃根、黃芪一起同用治療氣虛自汗,臨床上還可以應用于骨蒸勞熱。本品有益氣,除熱,止汗的功效,同時也可以用于退勞熱,多與生地黃、麥門冬、地骨皮等養陰清虛熱的藥物一起使用。語音時長 01:11”
-
中藥郁金禁忌中藥郁金味苦性寒,功效是活血止痛、行氣解郁、利膽退黃等,應用禁忌有以下幾點:一、脾胃虛弱的患者不宜應用,因為郁金有活血行氣等功效,并且是一種味苦的中藥,脾胃虛弱的患者應用可以加重癥狀。二、孕婦不宜應用,孕婦應用可以引起胎動不安等不良反應。三、氣虛脹滯的患者不宜應用,氣虛脹滯的患者應用時可以加重癥狀。四、對郁金成分過敏的患者不宜應用。中藥郁金在應用時有以上禁忌,具體用量和用法可以咨詢當地的醫生。語音時長 01:10”
-
浮小麥是上火還是去火浮小麥,這一傳統中藥材,其性質偏涼,常被用于去火的治療。它具有固表止汗、益氣、除熱的功效,是中醫在調理身體時常用的一味藥。浮小麥因其涼性,能夠平衡體內的熱邪,對于因氣虛、陰虛等引起的發熱、骨蒸勞熱等癥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它不僅能夠補益氣血,
-
小麥與浮小麥功效區別是什么小麥與浮小麥功效的區別:小麥具有養心、益腎等功效,浮小麥具有固表止汗、益氣等功效。小麥和浮小麥在中醫方面都屬于中藥材。其中小麥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子或其面粉,味甘,性涼,歸心、脾、腎經,具有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的功效,在臨床上適用于臟燥、煩熱、消渴、泄瀉、癰腫及燙傷、外傷出血等病癥的治療。浮小麥為
-
浮小麥黨參茯苓雪梨大棗湯黨參有補肺氣的作用。浮小麥,茯苓有除濕利尿的作用。大棗有生血健脾作用。雪梨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
浮小麥30g棗仁15g柏子仁15g茯苓5根據你描述的情況提供的方子來看,這個方子主要是補氣安神的,對于陰虛者是不能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