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7/22 來源:海外試管助孕機構
高齡女性(通常指35歲及以上)在試管嬰兒進周前,需要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和生育評估,以明確卵巢儲備、排查基礎疾病、降低妊娠風險。以下是需要完成的核心檢查項目,涵蓋生殖功能、基礎健康及遺傳學等多個維度:
一、生殖功能與卵巢儲備評估
1.卵巢儲備相關檢查
基礎內分泌(月經第2-4天)
性激素六項: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孕酮(P)、泌乳素(PRL)、睪酮(T)。
意義:FSH升高(>10IU/L)提示卵巢儲備下降;PRL異常升高可能抑制排卵,需排查垂體微腺瘤。
抗苗勒管激素(AMH)
意義:不受月經周期影響,直接反映卵巢內卵泡數量,高齡女性AMH<1ng/ml提示儲備極低,需提前規劃促排卵方案(如微刺激)。
基礎竇卵泡數(AFC)
經陰道B超檢查(月經第2-4天):計數雙側卵巢直徑2-9mm的卵泡數量,<5個提示儲備差,影響獲卵數。
2.子宮及盆腔情況
陰道B超
排查: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宮腔粘連、卵巢囊腫(如巧克力囊腫)等,這些病變可能影響胚胎著床,需提前處理(如宮腔鏡切除息肉)。
評估子宮內膜厚度及形態:基礎內膜<6mm需警惕內膜容受性問題,可能需要提前調理(如雌激素補充)。
輸卵管檢查(如既往未做)
若女方有盆腔炎史、宮外孕史,可選擇性做子宮輸卵管造影(HSG)或超聲造影,明確輸卵管是否積水(積水可能毒害胚胎,需結扎或切除后再進周)。
二、基礎健康狀況檢查
1.全身基礎疾病篩查
血液檢查
血常規:排查貧血(高齡女性貧血率高,可能影響胚胎發育)、血小板異常(影響凝血)。
肝腎功能(ALT、AST、肌酐、尿素氮):評估藥物代謝能力,避免促排卵藥物(經肝腎代謝)加重器官負擔。
空腹血糖+胰島素:排查糖尿病或胰島素抵抗(高齡女性代謝異常風險高,可能導致卵子質量下降、胚胎著床失?。?。
甲狀腺功能(TSH、FT3、FT4):甲減或甲亢會增加流產、早產風險,TSH需控制在2.5mIU/L以下(尤其是備孕及孕期)。
凝血功能(D-二聚體、凝血四項):排查血栓風險,高齡女性妊娠后血栓風險升高,提前發現異??深A防性使用抗凝藥。
感染性疾病篩查
傳染病四項:乙肝(HBV)、丙肝(HCV)、梅毒(TPPA+RPR)、艾滋病(HIV),需根據結果制定母嬰阻斷方案(如乙肝患者需抗病毒治療)。
優生五項(TORCH):包括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弓形蟲等,IgM陽性提示近期感染,需治愈后再進周(避免胎兒畸形)。
2.心血管及其他系統評估
血壓、心電圖:排查高血壓、心律失常(高齡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妊娠會加重心臟負擔)。
乳腺檢查:乳腺超聲或鉬靶,排查乳腺結節或腫瘤(促排卵過程中雌激素升高可能刺激乳腺病變)。
三、遺傳學與染色體檢查
染色體核型分析
高齡女性染色體異常(如平衡易位)發生率升高,可能導致反復流產或胎兒畸形,建議夫妻雙方均做(尤其是有不良孕史者)。
脆性X綜合征篩查(可選)
若家族中有智力低下、卵巢早衰史,需排查脆性X前突變(可能導致卵子質量差、早絕經)。
四、其他特殊檢查(按需選擇)
宮腔鏡檢查
若B超提示內膜回聲不均、反復胚胎著床失敗或有宮腔操作史(如人流),需宮腔鏡明確是否存在粘連、息肉等,必要時手術處理。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風險評估
雖高齡女性OHSS風險較低,但合并多囊卵巢形態(PCOM)或對藥物敏感者,需評估基礎體重、雌激素水平,提前制定預防方案。
總結
高齡女性進周前檢查的核心目標是:明確卵巢儲備、排查影響妊娠的疾病、評估身體對促排卵及妊娠的耐受性。建議在月經周期第2-4天啟動檢查,全部結果出來后與生殖醫生充分溝通,制定個體化促排卵方案(如微刺激、自然周期等),同時提前3個月調理身體(如補充輔酶Q10、改善生活方式),以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郵件至及時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