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孚主任醫師
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診療中心
擅長領域:腫瘤、癌癥的診治?
執業經歷: 邵永孚 [職稱] 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職務] 腫瘤外科主任 [學位] [社會學術兼職] 現任國際遺傳性大腸癌學會(ICG-HNPCC)委員,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央干部保健局專家,衛生部醫師晉升考試命題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中華醫學獎評審委員,教育部科技發展評審委員,北京市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 1964年 畢業于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后即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日壇醫院腫瘤外科工作,是我國最早一批從事腫瘤外科專業的醫師。 1988年 曾赴法國里昂腫瘤研究所腫瘤醫院和荷蘭阿姆斯特丹醫療中心作訪問學者1年余。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任15年。創建了具有170張床位、國內最大的腹部外科專業科室。 近40余年來,長期從事腹部腫瘤外科專業,從未脫離臨床。數十年來,嚴于律己,刻苦鉆研,努力創新,敬業奉獻。幾十年來,經邵教授親手治療的各種腫瘤外科手術有1.5萬余例,包括來自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和國外很多國家的病人。在醫療工作中,他堅持一切從病人出發,除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例手術外,還重視提高術后生存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處處以提高醫療質量為宗旨,深受廣大病人的敬愛。 邵教授一直堅持在臨床第一線工作,淡泊名利,經年累月的滿負荷工作,功底扎實,不斷創新,在腹部腫瘤外科專業領域:胰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膽管癌、肝癌、乳腺癌、軟組織腫瘤、盆腔及腹膜后腫瘤等亞專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臨床經驗。 數十年的外科臨床探索和積累,形成了特有的外科手術風格。邵教授的腫瘤外科手術解剖清晰,層次分明,簡潔明快,術野舒暢,清新悅目,并善于處理各種疑難復雜的腫瘤外科手術,技術精湛。在本專業有較多的發明創新和建樹。數十年來,培養和帶動了一大批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中青年腫瘤外科人才。 邵永孚教授作為研究生導師,至今已培養博士研究生10名,碩士研究生3名,在讀博士研究生5名。擔任“中華普外雜志”、“中華胃腸外科雜志”、“中華肝臟病雜志”、“癌癥”、“實用癌癥”等18種雜志的常務編委、編委、副主編等職務,并任多所國內醫學院校名譽教授,任多所醫學院校附院、腫瘤醫院的名譽教授、顧問,指導腫瘤研究和臨床工作。 胰腺癌方面 胰腺癌是腹部腫瘤外科的疑難焦點,手術切除率低,手術并發癥和死亡率高,術后生存率低。邵教授自1990年開始,重點進行胰腺癌診治研究,發明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應用胰管-空腸四點法吻合術,大幅改進了手術效果,降低了Whipple手術并發癥和死亡率。邵教授親手完成400余例Whipple手術。手術死亡率降至1.9%,胰管-空腸吻合技術獲199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醫療進步獎。 不斷提高胰腺外科技術的同時,他還重視胰腺癌綜合治療,在國內首先創用近距離放射治療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并結合體外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措施,使胰頭癌5年生存率達7.8%。 1999年,邵教授任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先后主持召開了三屆全國胰腺癌學術會議,召開了兩屆衛生部胰腺癌高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對我國胰腺癌防治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腸癌方面 邵教授一直重點研究大腸癌課題。從臨床到基礎涉及很多領域,特別是在改進手術方法、提高生存率、改進生活質量上做了大量研究,在皮膚切口改進,分離解剖技術,吻合方法方面都作了很多革新創造。自1984年以來最早參與吻合器保肛技術,并于1991年在我國國內最早應用、推廣國外先進吻合器技術應用于直腸癌保肛手術,將中低位直腸癌保肛率提高到61%,邵教授創造和改進了各種不同吻合器材,用于不同類型結、直腸手術,并在全國各省市舉辦吻合器技術培訓班和講座11期。 邵教授早于1998年就在國內應用可吸收吻合環用于胃腸道腫瘤手術。他還重視大腸癌的各種疑難問題:于1994年在國內最早報道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ICG-HNPCC),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家族性結腸息肉病進行了基礎、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并主持中-英國際多中心協作。在國內最早開展腫瘤外科循證醫學研究-“門靜脈插管5-FU化療預防大腸癌術后肝轉移”,主持、組織了國內30省市、自治區,260所大中醫院,隨機雙盲對照完成11,000大腸癌手術病例入組,是世界上最大樣本腫瘤外科循證醫學課題。主持了5次全國大腸癌學術會議。曾完成“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綜合研究”課題并獲獎。 乳腺癌方面 邵教授十分重視循證醫學研究,1991年,主持中-英合作早期乳腺癌不同手術方法遠期療效研究和卵巢去勢影響乳腺癌遠期療效臨床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主持全國30省市、180所大中醫院參加,完成5600例臨床隨機雙盲研究,這是國內最早開展的腫瘤外科循證醫學研究課題。 2001年,主持中-英國際多中心合作全國乳腺癌三苯氧胺臨床隨機對照循證醫學研究。邵教授適應國際醫學潮流,1989年,在國內率先廢棄傳統的乳腺癌切除胸大小肌根治術和擴大根治術,改為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乳腺癌根治術,作為常規手術,并在國內首先廢棄過去乳腺癌縱行手術切口改為國際通行橫行切口。1983年,在國內最早開始進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局部切除術,并于1994年在國內最早報告保留乳房的乳腺癌簡化手術,5年和10年生存率為81%、74%,上述課題獲199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醫療進步獎。 [論文論著]主編《胃底賁門癌》、《胃癌化療》書籍2冊,參加編著《臨床腫瘤學》、《胃腸道惡性腫瘤》、《胰腺外科學》、《惡性淋巴瘤》等8冊醫學書籍,國內外發表醫學論文160余篇。 [獎勵]獲“西藏自治區腫瘤死因回顧調查”,“拉薩市胃鏡胃癌普查”,“不阻斷肝門肝切除術”,“軟組織腫瘤無面積切除和修復”等省、部、中國醫學科學院科技獎7項。 [座右銘]永不滿足,求實創新 聯系電話:13901088176 聯系郵箱:gaohongdoctor@sina.com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