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副主任醫師
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
擅長領域:擅長各種消化疾病的內鏡診斷和治療。?
執業經歷: 長海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副主任、主診醫師;長海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第二軍醫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NOTES學組副組長兼秘書;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內鏡洗消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內鏡分子影像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消化內鏡發展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泛亞消化內鏡聯盟設備開發部部長;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內鏡學組委員;中華消化內鏡雜志編委;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編委;澳門肝病胃腸學會學術顧問。 2006年獲第二軍醫大學內科學消化專業臨床醫學博士學位。2013年第二軍醫大學組織胚胎與解剖學博士后。2010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Davis醫學中心留學,進行了ERCP、EUS等高級內鏡診療培訓。曾先后在日本、德國等進修學習。榮獲首屆“榜樣長海”人物,多次獲嘉獎。 擔任多個學術職位。多次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門地區等作大會學術報告。在泰國和緬甸進行學術講座和超聲內鏡及ERCP的手把手帶教工作。 以第一申請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2項,博士后基金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及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各1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消化超聲內鏡治療技術》、《消化超聲內鏡實用技術》2部,副主編《上消化內鏡檢查技術》,《ERCP操作高級技術》,《ERCP操作基本技術》等6部,副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10余部。結合臨床難題創造發明,有效解決多項疑難疾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8項,發明專利5項。 擔任消化內鏡中心主診醫師,擅長各種消化疾病的內鏡診斷和治療。 (1)胃腸道腫瘤早期診斷和治療:結合窄帶成像(NBI)、藍激光內鏡(BLI)、放大內鏡、激光共聚焦內鏡、超聲內鏡(EUS)等國際最新診斷技術,提高了食道、胃和結腸的早癌診斷率,并可進行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射頻消融(RFA)等實現早期胃腸道腫瘤的早診早治。 (2)巨大胃石的內鏡治療:無需外科開刀手術,采用擁有自主專利的“胃石碎石器”,治愈的最大胃石達到12X8cm,已為全國各地100余位胃石患者成功治愈,免受開刀之苦。 (3)胰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對診斷不明的胰腺病變進行超聲內鏡檢查、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EUS-FNA)、激光共聚焦小探頭等,可以明確病變性質,決定治療方法和方案。對無法手術的胰腺癌可以在超聲內鏡引導下,進行放射粒子種植、抗腫瘤藥物注射、射頻消融等治療,直接對腫瘤病灶進行治療,延長生存期。對晚期胰腺癌劇烈疼痛患者,行超聲內鏡引導下腹腔神經節(叢)進行酒精注射或放射粒子種植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量。 (4)胰腺假性囊腫的超聲內鏡穿刺引流術:可以不開刀治愈巨大胰腺假性囊腫。 (5)膽總管結石和阻塞性黃疸:具備雙頻激光碎石機、各種機械碎石器、膽胰管鏡(Spyglass)、膽道鏡等先進設備,ERCP取石經驗豐富,成功率高。ERCP放置支架引流,減輕黃疸。對ERCP不成功的病例,還可進行超聲內鏡引導下膽總管、肝內膽管穿刺引流術,相對于PTCD術,病人無外引流管,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6)慢性胰腺炎:采用中國唯一一臺體外震波碎石機(ESWL)破碎胰管內結石,再用ERCP的方法擴張狹窄,取出結石,效果良好。我科已完成超過2000例次的ESWL,效果良好。 (7)外科手術后并發癥的處理:吻合口狹窄:采用內鏡下探條、球囊擴張、金屬支架等微創方式,解除狹窄及梗阻。吻合口瘺:利用內鏡下金屬止血夾、縫合夾、OTSC等技術可以不開刀封堵瘺口。腸梗阻:采用鼻胃鏡放置營養管、小腸減壓管解除梗阻。(8)不明原因腹水:在國內首先開展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NOTES)的診斷和治療的臨床應用,對不明原因的腹水進行NOTES診斷,創傷小,時間短,明確診斷率高。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