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50歲以上都有動脈硬化嗎
病情描述:
50歲以上都有動脈硬化嗎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并不是50歲以上的人群都有動脈硬化,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動脈硬化的幾率就會逐漸的增高。如果經常的吃一些高鹽的食物,或者是有基礎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那么是很容易引起動脈硬化的。
意見建議:
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起居的規律,還要注意飲食的調理,可以吃一些低鹽低脂的食物,要嚴格的控制食物中膽固醇的攝入和脂肪的攝入,還要適當的增加一些運動,是能夠有效的防止動脈硬化的。
為你推薦
-
動脈硬化閉塞癥危害都有哪些動脈硬化閉塞癥,特別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就是小于60歲的時候,雖然有動脈硬化閉塞,但是患者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癥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硬化的加重,就會出現間歇性跛行、下肢發涼、發麻、疼痛等癥狀。特別是嚴重缺血的時候,就會出現肢體的發黑、壞死,甚至說出現截肢。在美國有一個統計,在2777例患者中動脈硬化閉塞癥發生率是在40%左右,這40%的患者最終有10%走向了截肢,并且截肢后一年的死亡率,甚至說高于28%,所以說,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它的危害還是很大的,需要盡早的去醫院來治療。01:08
-
動脈硬化檢測首先最簡單的就是一個肢體的多普勒的動脈測壓,它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是無創的,實際上就是做一個動脈,就跟咱們量血壓一樣,量一下肢體的血壓,把下肢的血壓和上肢的血壓進行一個對比,這樣的話就可以初步地判斷肢體是否有存在缺血或者初步地判斷他的缺血程度,如果判斷有缺血的話,我們可以再做彩超,彩超可以看到局部血管血流速度有沒有改變,局部有沒有血管的狹窄,狹窄的程度是什么樣的,而且有經驗的彩超室的大夫甚至可以告知血管的局部,外膜的寬度有多少,為接下來的手術,甚至具體的手術材料的選擇可以提供幫助。如果彩超明確有動脈硬化、有缺血,下一步就應該做一些影像學的檢查,我們一般選擇做CTA或者做MRA,一般來講首先選擇做CT,做CTA更加清晰,它可以通過打藥的方式,它需要往身體里打造影劑,通過CT的平掃,后期的電腦的重建來把全身的血管、下肢的血管重建連接在一起,很清晰地能夠看到哪一段的血管出現狹窄或者閉塞,給我們整個的大局和局部的這個血管的條件,都可以給我們很多的信息,對于手術幫助非常大的,再有就是通過一些DSA,就是進行一些影像學的檢查,當然這個影像學的檢查一般都是有創的,一般是在手術的同時進行檢查的。02:00
-
50歲動脈硬化怎么辦50歲動脈硬化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的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來延緩疾病的進展。首先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一些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還可以應用一些調脂的藥物,像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有的一些患者還可以應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除了應用藥物,患者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注意調理,在飲食上要少吃含有高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食物,盡量的多吃含有維生素、纖維素、優質蛋白比較多的食物,而且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每天還要適當的參加一些舒緩的有氧運動,比如像騎自行車、做健身操、打太極拳等,這樣都有利于病情的控制。語音時長 01:12”
-
50歲以上要定期檢查頸動脈嗎50歲以上最好是定期的檢查頸動脈,因為很多有疾病的患者,尤其是早期的頸動脈硬化以及頸動脈斑塊的患者,都是在體檢做彩超時發現的,所以應該定期的體檢,這樣有利于及時的發現病情。還有一些患者是由于平常的一些不良習慣所導致的,比如作息不規律,飲食上經常吃一些含有高脂肪,高熱量比較多的食物,還有就是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不積極的進行相應的治療,使病情進一步的發展,這樣對于身體都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患者經常出現頭暈,頭痛或者是經常發作一過性黑朦等腦缺血的狀態,那么就要進行頸動脈彩超的檢查,明確是否有頸動脈斑塊以及狹窄的存在,同時要明確斑塊的性質是否為不穩定性斑塊。語音時長 01:22”
-
50歲動脈硬化怎么辦病情分析:50歲患者容易出現動脈硬化,發現動脈硬化,應該第一時間評估動脈硬化的位置以及程度,如果是輕中度動脈硬化,可以考慮藥物保守治療。如果是重度動脈硬化,應該考慮行造影手術,明確動脈硬化情況,必要時植入支架或行搭橋。意見建議:發現動脈硬化要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保證睡眠,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最重要的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化的用藥,延緩動脈硬化進展。
-
腦動脈硬化都有什么癥狀病情分析:腦動脈硬化可以沒有臨床癥狀,也可以表現為腦缺血發作的癥狀。比如患者可以出現發作性的頭暈、看東西不清楚,可以出現發作性的語言不清、肢體麻木無力等。嚴重的腦動脈硬化會形成腦梗死。意見建議:建議腦動脈硬化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必要時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和他汀類藥物進行干預,要注意定期門診隨診,要注意完善顱腦頸部的血管檢查。
-
50歲動脈硬化能恢復過來嗎動脈硬化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顯現的血管疾病,50歲患者出現動脈硬化后能否恢復,取決于多個因素。一般來說,通過積極的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部分患者可以實現病情的穩定和改善,但完全恢復如初則較為困難。首先,治療動脈硬化的關鍵在于控制危險因素
-
是否50歲的人都有動脈斑塊動脈斑塊,即血管斑塊,它的形成并非必然與年齡直接相關,但50歲及以上的人群中,確實存在較高的動脈斑塊發生率。這并不意味著所有50歲的人都會有動脈斑塊,但患病率相對較高。下面將從幾個方面來詳細解釋這一現象。首先,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新陳代謝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