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子宮內膜癌1型與2型有何不同
病情描述:
子宮內膜癌1型與2型有何不同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一型子宮內膜癌大多是高雌性激素引起,二型為非雌激素依賴性,多為漿膜腺癌或透明腺癌;同時一型子宮內膜癌主要好發于年輕和未絕經的女性身上,二型子宮內膜好發于絕經后的老年人身上。
意見建議:
接種9價HPV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子宮內膜癌,同時注意個人衛生,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鋅和硒的食物,可以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壓力過大,精神不要過于緊張。
為你推薦
-
子宮內膜癌2期是早期嗎子宮內膜癌,如果是2期,那就說明它的癌細胞已經侵犯到宮頸的間質,但是它并沒有向體外蔓延,就是浸潤的過程。這個時候從分期上來說應該談不上早期,應該往后期進一步發展了。但是2期也分2a期和2b期,就是往后可以發展到中期。但是子宮內膜癌這個時候因為它沒有向體外蔓延,它只局限在宮頸間質,這個時候手術是可以完全切除的,它手術的治愈率也是非常高的。01:28
-
子宮內膜癌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治療要根據腫瘤的類型、分期、病人的年齡、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全身狀況綜合考慮。手術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標準的術式為全子宮切除加雙側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結的切除。術后根據有無高危因素,選擇放療或者是化療等輔助治療。對于有手術禁忌癥,或無法手術的晚期,或者復發的患者,可以采用化療或者放療。對于年輕的、早期的、分化較好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還可以采用孕激素治療,以保留生育的功能。01:33
-
子宮內膜癌1型與2型有何不同I型子宮內膜癌為雌激素相關型,主要指在子宮內膜增生的基礎上發展而致的子宮內膜腺癌,占大多數。發病年齡大部分為絕經前或圍絕經期,高分化,子宮肌層浸潤較淺,有比較穩定的臨床過程和較好的預后,5年生存率較高。II型為非雌激素相關型,占小部分,主要指子宮內膜漿液性乳頭狀腺癌,還包括透明細胞癌、腺鱗癌和未分化癌等。發病年齡大部分為絕經后,癌周內膜為萎縮性子宮內膜,癌組織分化低,子宮肌層浸潤較深,有進展性的臨床過程,預后差,5年生存率較低。此外,二者的分子基礎也不相同。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語音時長 01:28”
-
1型、2型糖尿病臨床癥狀和治療有何不同?一型糖尿病均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如三多:多飲,多尿,多食等。而二型糖尿病常無典型的三多癥狀,為數不少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臨床癥狀不明顯,常常難以確定何時起病。有的只是在檢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臨床癥狀比較特殊,也突出,所以常能確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時間。治療:一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島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穩定病情,口服降糖藥一般無效;二型糖尿病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便可獲得一定的效果。當口服降糖藥治療失敗,胰島β細胞功能趨于衰竭,或出現嚴重的急慢性并發癥時,也是胰島素的應用適應癥。語音時長 1:34”
-
子宮內膜異位癥與腺肌癥有何不同病情分析:子宮腺肌癥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子宮內膜異位癥根據子宮內膜異位部位不同形成的疾病也是不同的。如果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層形成子宮腺肌癥,如果異位到卵巢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腫。意見建議: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一定不要性生活,這樣容易導致經血逆流,可能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對癥治療,避免影響懷孕。
-
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腺癌有何區別病情分析:子宮內膜癌是癌癥的一種的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子宮腔內的內膜上皮來源的癌癥。 子宮內膜腺癌,是子宮內膜病理分類的一種子宮內膜癌。病理學分類主要有子宮內膜樣的腺癌,子宮內膜,透明細胞癌子宮內膜漿液性癌。意見建議:體格檢查有子宮內膜癌變的情況下,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手術和抗癌藥物治療。同時保持生活規律,放松心態,均衡營養補充增強體質。
-
子宮內膜癌1型與2型有何不同I型子宮內膜癌為雌激素相關型,主要指在子宮內膜增生的基礎上發展而致的子宮內膜腺癌,占大多數。發病年齡大部分為絕經前或圍絕經期,高分化,子宮肌層浸潤較淺,有比較穩定的臨床過程和較好的預后,5年生存率較高。II型為非雌激素相關型,占小部分,主要指子宮內膜漿液性乳頭狀腺癌,還包括透明細胞癌、腺鱗癌和未分化
-
子宮內膜癌1型與2型有何不同子宮內膜癌1型和2型的區別在于是否和雌激素有關,1型多是由于雌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的,2型和雌激素沒有明顯的關系,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明確具體類型。子宮內膜癌患者不能自行使用激素類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以免導致體內激素水平出現紊亂,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