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腫常見于青少年及兒童,男性高發,多見于四肢的長管狀骨,多位于干骺端或靠近生長板處,再逐漸向骨干移行,有自限性和自愈性。外科手術是過去常用的方法。
手術方式,主要采用病灶刮除植骨術,充分顯露后,開足夠大的骨窗,一般應與病灶的長短一致,對于一些部位如肱骨及股骨近端病變,為了防止術后出現病理性骨折刮除病灶后應使用金屬內固定物進行固定,手術創傷較大。
對于低齡兒童,由于手術容易損傷骨骺生長板,多采用保守治療,可以選擇局部病變處穿刺,并注射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定期拍片復查,如果囊腫沒有吸收,局部無愈合跡象,6個月可重復治療一次。
相對大齡的兒童,特別是x線證實為活動期的,仍應采用保守治療,合并病理骨折的,可待骨折愈合后再做進一步治療,手術是成年骨囊腫的首選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