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與內分泌、精神、神經等因素以及盆腔器質性疾病有關。痛經在醫學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2大類,最常見的是原發性,是指生殖器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痛經,約占痛經的90%。它的發生主要與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前列腺素增高后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子宮內的血管痙攣,導致子宮平滑肌出于缺血、缺氧狀態,最終引起痛經。
此外,生活壓力過大、常吃冷飲、睡眠不足、家族遺傳等因素也是導致原發性痛經發生的重要因素。平常喜歡吃冷飲、冷食的人、愛生氣的人,或者精神緊張、壓力大的情況下都容易導致痛經發作。初次月經的年齡越大,原發性痛經的發病率越低。如果母親有痛經,女兒出現原發性痛經的可能性大。
癥狀嚴重、疼痛難以忍受的女性,可以給予布洛芬、酮洛芬、氨酚帕馬溴片和口服避孕藥等藥物進行治療。氨酚帕馬溴片對緩解經前期及月經期間的腹痛、頭痛、水腫、腫脹等經前期綜合征不適癥狀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繼發性痛經是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經。必須要針對原發性疾病,給予積極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