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以及激動次序的異常。正常的心臟激動起源于心臟的竇房結,竇房結是心臟起搏的最高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時間依次下傳到心房和心室,激發心臟相應部位產生激動。
如果心臟激動的起源、自律性、傳導順序或者傳導速度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異常都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或者心臟節律的改變,從而形成的心律失常現象。
一個人從胎兒開始到生命的結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發生有規律的心律失常,報道新生兒在出生后一周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占住院新兒的0.7%,其中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有是室上速、房撲、房顫、早搏、傳導阻滯者等。這就說明心律失常不僅發生在成人,嬰兒和新生兒也可能會發生的,因此作為孩子的爸媽應該了解到這方面的知識,心律失常的人中年發病率也是很高的,要高度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