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被用于治療心臟節律紊亂,其藥理主要是通過心肌細胞膜的鈉離子、鈣離子和鉀離子運轉,影響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各個時期,抑制自律性或者終止折返而糾正心律失常。
目前醫學界將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分為四類,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其中一類藥物根據作用的不同又分為1a、1b、1c三個分類。
其中1a類的藥物適度阻滯通道,作用原理是減慢心率,延長心肌動作電位,該類藥物有奎尼丁,奎尼丁是最早應用于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臨床上主要是心房顫動或者心房撲動,經電復律后維持治療,常用的劑量為0.2到0.3g,一天三到四次。
但是本藥治療指數比較低,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發生不良反應,因此雖然本藥有作用,但是由于起安全規范小,用藥個體系量差異比較大,不良反應也比較多,目前應用比較少,肌肉以及靜脈注射已經是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