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否為獨立危險因素。早在十九世紀末,人們觀察到痛風和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及心血管病相關。然而由于降尿酸的藥物尚未問世,沒有研究證明尿酸是引起這些疾病的原因。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和六十年代早期,幾項流行病學研究報告,血尿酸水平和多種心血管病的相關性。近二十年來十多個前瞻性大規模臨床研究,約十萬例以上的觀察認為,高尿酸血癥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但這些關聯的意義很有爭論。
二、兩者為什么會相互關聯。對于高尿酸血癥為什么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學者們提出了以下可能機制。尿酸是一種水溶性物質,在血液中物理溶解度很低,高尿酸血癥使尿酸結晶易析出沉積于血管壁,直接損傷血管內膜,尿酸可激活血小板,促進血小板粘附聚集,促進血栓形成。
尿酸可增加氧化應激,促進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質過氧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尿酸濃度可增加五到六倍。尿酸也有促進增殖和促炎性作用,使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尿酸結晶可誘發炎性反應,而炎性反應是動脈粥樣硬化特征之一,尿酸能損傷內皮功能,誘發和加重冠心病的發生。
高尿酸血癥與許多傳統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老年人、男性、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