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兒腎小球性血尿:
1、腎病綜合征,血尿伴有水腫、大量蛋白尿,血化驗時有高膽固醇、低蛋白血癥。
2、腎小球腎炎:小便化驗有紅細胞、蛋白管型,
3、狼瘡性腎炎:多見于七歲以上的小兒,女孩發病較多,偶見三歲以下嬰幼兒。
4、紫癜性腎炎:患病小兒除血尿外,同時有腹痛、關節腫脹、皮膚有出血性皮疹,在雙下肢和踝關節周圍出現密集,其次見于臀部及上肢。
5、流行性出血熱:本病初表現為發熱,面、頸、上胸部潮紅,熱退后出現低血壓、水尿、血尿、休克。
6、肺出血腎炎綜合癥,血尿伴有不明原因的發熱、消瘦、貧血、咯血。
7、遺傳性腎炎:表現為持續或復發性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
二、小兒藥物性血尿:有些藥物具有腎毒性,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等可引起血尿,有些藥物如保泰松、多粘菌素等通過免疫機制引起間質性腎炎,表現為血尿、尿少等。
三、小兒非腎小球性血尿:
1、先天性畸形,如多囊腎、腎盂積液,也可引起血尿。
2、血尿伴有排尿異常,如尿頻、尿急、尿痛時,還要考慮尿路感染、腎結核、出血性膀胱炎、尿道異物。
3、特發性高鈣尿癥。
4、胡桃夾現象,又叫腎靜脈受壓綜合癥,靜脈受壓后發生血尿和蛋白尿。
5、泌尿系統腫瘤:小兒中常見的是腎胚瘤,做b超、ct等檢查時可發現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