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老年人常在寒冷的冬天或者天氣轉冷時出現腹痛、腹脹、腹部不適等癥狀,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病人也可因寒冷出現癥狀加重的傾向,有些人受涼后沒有出現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癥狀,而表現為納差、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看來溫度與胃病的發生也有關系。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氣于中,經氣受阻,凝滯不行,不通則痛,西醫認為胃的前部靠近腹壁,還能反射性的引起胃壁血管收縮,產生痙攣性的腹痛及一系列消化功能紊亂癥狀,所以中老年人在天氣變冷時要及時的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其實保持溫度不僅體現在身體溫度上,對飲食的溫度也要引起重視,夏天人們喜歡吃冷飲、喝冰水,卻不知這樣容易傷身。
中醫認為肺屬陽,腐熟水谷需要胃氣,通行水谷也需要胃氣,若喜食冷物則容易耗氣傷陽,西醫認為,突然進食大量冷飲會刺激胃腸道,使胃腸道平滑肌產生痙攣性的收縮造成蠕動亢進,胃腸道血管也會因突然受寒冷刺激而收縮,胃腸道血供減少,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癥狀。
所以中老年人在生活中不但要保持風度,瀟灑生活,也要保持溫度,健康生活,只有做到穿有溫度,吃有溫度才能保證健康的風度。